要养好花,浇水这个工作是重要的。
对于浇水的理解,有花友觉得简单,浇透就行,但是问到如何算得上是浇透,就说得不是很全面了,大体上都是盆底透水孔淌水就算是浇透了。
也有花友觉得,浇水本是简单的事,很多人都弄复杂了,浇水的本质就是,让花草不旱着就行了。但花草虽然有生命,但却不会开口说话,你怎么知道,它们什么时候“渴”了?
都说,“养花浇水十年功”,所以,浇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,很多花友都知道,盆土要疏松透气,浇水要不干不浇,但只是知道而已,细节上根本就不懂。
我师傅,一个园艺师,用他的话说,就是一个老花农,家里几百盆盆栽,浇水的功夫算得上是炉火纯青,他就说过,就算你能把水浇好,浇透,还远远不够。至少要做好这4个方面:
浇则浇透,就是说,给花卉浇水,要浇透了,不能浇半截水,时间长了,只有上半截的根系能吸收水分,下半截的根系就会干枯缺水而死,整个花卉也没用了。
想要浇透水,首先要看盆土的质量,如果是疏松、透气的盆土,简单浇水,等到盆底透水孔出水,就算是浇透了。
但盆土时间长,或者是质量差的,表面已经板结,浇水前要松下表面的盆土,用细壶慢浇,或是浸盆的方式,把水浇透。
再有,像一些板结严重或过分干旱的盆土,基本已经开裂或者收缩了,盆土和盆壁之间有大裂缝的盆栽,只能使用浸盆的方式,不然肯定是浇不透的。
如上所说,这样才能算是浇透水了。
不管是浸盆还是正常浇水,水浇透后,大概等个10来分钟,等到大部分多余的水滤出来,流到托盆里后,就把托盆里的水给倒掉,这是为了防止盆土返吸,造成长时间潮湿。
在室内养花,浇水是不可能大水浇灌的,不说是铺设的木地板,就算是瓷砖地面,大水浇灌的后果,就是每次浇水之后,都需要辛苦的打扫一番。
所以说,每次浇水,最好是用细嘴壶,沿着花盆周围慢慢地,多浇几圈,直到花盆底部有水出来为止,这个时候再停止浇水,等待多余水分排出来。
而这排出来的水,就要及时地处理掉了,不倒掉的话,盆土就会通过透水孔来吸收托盆里的水分,造成盆土长时间潮湿,影响根系的生长。
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,但又会被花友们下意识地忽略掉,觉得自己的盆土质量不错,能自我完成干湿循环。但盆土质量随着浇水、施肥工作的进展,只会越来越差,而浇完水之后的要及时通风就会时常遗忘掉,因为并没有形成一个习惯。
盆栽刚浇完水之后,含水量是非常高的,而根系只能吸收掉其中极少的一部分,这里面的水分,一部分会经过盆底的透水孔排出,一部分会留在盆土里,让根系持续的吸收水分。
但盆土含水量越高,含氧量就越低,根系是需要水分,但同样,它也需要氧气,而抑制根系呼吸的结果,就是闷根。所以说,盆土从潮湿到干旱这个过程不能太长,时间太长,就会影响根系。
也就是,我们常说的,根系需要一个干湿循环快的环境,而这个环境就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来满足,每次浇水之后,留在盆土里的水分,就需要通风的环境,来快速的带走水分。
花卉出现闷根的现象,是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现象观察出来的。比如说,浇水之后几天,盆土始终处在潮湿的环境。在植株出现黄叶,掉花苞的现象等等,再去用手指或竹签等下探盆土,如果只是表面干燥,而内部潮湿,基本上就是闷根了,再等下去,就是烂根。
出现闷根、烂根的现象,最好就是翻盆换土,但若只是比较轻微的症状,可及时把花盆移到通风的环境里,植株不再恶化,基本也没问题了。但要是继续恶化,就要及时翻盆换土了。